2、危險源的控制
(1)控制原則:針對評價出的重要危險源必須由分管安全領導組織有關人員制定控制管理方案,并輔助制定運行控制程序,必要時包括應急程序。對一般危險,主要進行員工安全意識方面的培訓教育,主動消除問題,考慮其實際控制效果可制定目標、管理方案,但必須明確運行控制程序要求,必要時包括應急程序。
(2)制定管理方案應遵循的順序和原則
①盡可能地消除風險;
②盡可能地預防風險;
③盡可能地減小風險;
④隔離風險;
⑤連續控制風險;
⑥警告提示預防風險。
(3)制定管理方案時應考慮以下幾個方面的措施:
①改進生產工藝,減輕員工勞動強度,消除人身傷害危險;
②設置防護裝置、保險裝置、及危險標示和識別標示,杜絕和減少風險;
③做好電氣安全工作:防止觸電,做好漏電保護,絕緣,電氣隔離,安全電壓,屏護和安全距離,連鎖保護,電氣防爆,防靜電等;
④機械設備的維護保養和檢修等;
⑤防止職業病,采用有效措施,避免和減少操作人員在作業過程中直接接觸有害因素的設備和物料;
⑥上述方面都難以實施時,采用個體防護用品防護。
(4)管理控制方案制定后,應由生產科對生產作業人員進行技術交底。
(5)管理控制方案制定后要進行評審,確保不再發生新的危險源。在實施過程中,實施負責人要始終進行監視和測量,并做好記錄。
(6)生產科要對生產作業中的危險源經常監管,并進行評價,實施動態控制。
五、危險源辨識及評估的回顧
廠內應定期對已經辨識、評估的危險源進行回顧,分析其控制措施的有效性,對控制措施失效或已有更好控制措施的項目重新進行辨識和評估,并制定有效的控制措施。
六、危險源辨識及評估的持續改進
遇下述情況,應及時進行危險源辨識與風險評價工作。
1、組織的活動發生變化;
2、法律、法規和其它要求發生變化;
3、內審、外審及管理評審提出要求;
4、出現事故、事件、不符合;
5、生產工藝發生大的變化;
6、廠內的生產、產品發生較大變化(如采用新工藝、新設備,開發新產品等);
7、相關方抱怨或提出要求;
8、設備、設施發生較大變化;
9、其它情況需要。
[交通運輸] 《道路貨物運輸及站場管理規定》2023年第12號修訂
2025-05-25
[交通運輸] 《道路危險貨物運輸管理規定》2023年第13號
2025-05-25
[交通運輸] 《汽車客運站安全生產規范》交運規〔2024〕7號
2025-05-25
[交通運輸] 《道路運輸企業和城市客運企業安全生產重大事故隱患判定標準(試行)》2023年
2025-05-25
[交通運輸] 《機動車駕駛員培訓管理規定》2022年第32號
2025-05-25
[交通運輸] 《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實施條例》2017年修訂
2025-05-25
2025-05-25
[交通運輸] 《道路運輸企業主要負責人和安全生產 管理人員安全考核管理辦法》交運規〔2024〕8號
2025-05-20
[交通運輸] 《道路客運接駁運輸管理辦法》交運規〔2023〕2號
2025-0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