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目的
為了準確把握安全生產的特點和規律,堅持風險預控、關口前移,實現把風險控制在隱患形成之前,預防和減少生產安全事故,確保廠內的生產安全,落實安全生產主體責任,特制定本制度。
二、范圍
本制度適用于廠內安全生產風險分級管控工作。
三、職責
安全生產領導組根據安全生產風險評估分級結果在廠內全面推行安全生產風險分級管控,對安全生產風險分級、分層、分類、分專業進行管理,逐一落實企業、職能部門、車間班組和崗位的管控責任。
具體分級管控分工如下:
1、紅色風險(重大風險)及需要廠內全局管理的風險由廠安全生產領導組(可授權安環科)進行管控,生產科具體實施。
2、橙色風險(較大風險)由職能部門按照區域職責范圍分工進行管控。生產科具體實施。
3、黃色風險(一般風險)由各車間班組負責對本區域進行管控。
4、藍色風險(低風險)由各班組員工負責對本崗位區域進行管控。
四、內容
1、安全生產風險分級管控按照風險不同級別、所需管控資源、管控能力、管控措施復雜及難易程度等因素而確定不同管控層級,遵循風險越高管控層級越高的原則,對于操作難度大、技術含量高、風險等級高、可能導致嚴重后果的作業活動重點進行管控。上一級負責管控的風險,下一級必須同時負責管控,并逐級落實具體措施。
2、同時針對安全生產風險特點,按照消除、限制和減少、隔離、個體防護、安全警示、應急處置的順序控制對安全生產風險進行有效管控。
3、藍色風險(低風險),需要注意,可以接受(或可容許的)。各企業員工應引起注意,可根據生產場所或實際需要來確定是否制定控制措施及保存記錄。
4、黃色風險(一般風險),需要控制整改。各企業車間班組應引起關注,應考慮效果更佳的解決方案或改進措施,需要監視來確保控制措施得以實施,保留記錄。
5、橙色風險(較大風險),必須制定措施進行控制管理。各企業職能部門應引起關注,應制定管理制度、規定進行控制,努力降低風險,應在規定期限內實施降低風險措施。在嚴重傷害后果相關的場合,必須進一步進行評價,確定傷害的可能性和是否需要采取改進的控制措施。
6、紅色風險(重大風險),當風險涉及正在進行中的工作時,應停止風險不可控制的工作,立即整改,采取應急措施,并根據需求為降低風險制定目標、指標、管理方案或配給資源、限期治理,直至風險降低后才能開始工作。
7、各單位應當根據生產過程及材料、工藝、設備、防護措施和環境等因素發生重大變化,或者國家有關法規、標準發生變化時,動態評估、調整安全生產風險等級和管控措施,確保安全生產風險始終處于受控范圍內。
[交通運輸] 《道路貨物運輸及站場管理規定》2023年第12號修訂
2025-05-25
[交通運輸] 《道路危險貨物運輸管理規定》2023年第13號
2025-05-25
[交通運輸] 《汽車客運站安全生產規范》交運規〔2024〕7號
2025-05-25
[交通運輸] 《道路運輸企業和城市客運企業安全生產重大事故隱患判定標準(試行)》2023年
2025-05-25
[交通運輸] 《機動車駕駛員培訓管理規定》2022年第32號
2025-05-25
[交通運輸] 《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實施條例》2017年修訂
2025-05-25
2025-05-25
[交通運輸] 《道路運輸企業主要負責人和安全生產 管理人員安全考核管理辦法》交運規〔2024〕8號
2025-05-20
[交通運輸] 《道路客運接駁運輸管理辦法》交運規〔2023〕2號
2025-0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