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日期:2019-03-20 來源:監管四處
晉應急發〔2019〕87號
各市應急管理局,有關駐晉中央企業和省屬重點企業:
為全面貫徹落實《山西省人民政府關于做好2019年安全生產工作的通知》(晉政發〔2019〕1號)和《山西省人民政府安全生產委員會辦公室關于深化安全生產專項整治和在重點行業領域開展安全“體檢”工作的通知》(晉安辦發〔2019〕22號)精神,認真做好重點行業領域安全“體檢”工作,省廳制定了《山西省開展冶金工貿行業鑄造企業安全“體檢”工作實施方案》,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抓好落實。
山西省應急管理廳
2019年3月19日
山西省開展冶金工貿行業鑄造企業安全“體檢”工作實施方案
按照《山西省人民政府安全生產委員會辦公室關于深化安全生產專項整治和在重點行業領域開展安全“體檢”工作的通知》(晉安辦發〔2019〕22號)要求,省應急管理廳決定在全省冶金工貿行業開展鑄造企業安全“體檢”工作,現將有關事項明確如下:
一、指導思想與工作目標
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以防范化解重大風險、遏制較大以上事故為目標,認真落實省委省政府安全生產工作部署,強化底線思維,加強組織領導,采取有效措施,狠抓責任落實,努力把鑄造企業安全生產風險和事故隱患消滅在萌芽狀態,不斷鞏固發展冶金工貿行業安全生產持續穩定好轉態勢。
二、組織領導
省應急管理廳成立冶金工貿行業安全“體檢”工作領導小組,組長由省應急管理廳王天慶副廳長擔任,副組長由省冶金工貿安全監管處韓富貴處長和各市應急管理局分管領導擔任,成員由省冶金工貿安全監管處及各市應急管理局業務科(處)室相關人員組成。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省冶金工貿安全監管處。
領導小組主要負責安排部署全省鑄造企業安全“體檢”工作,研究解決安全“體檢”工作中的矛盾問題;及時了解掌握全省安全“體檢”工作進展情況,收集、匯總、通報有關信息。
三、“體檢”時間、范圍及職責分工
(一)“體檢”時間。從2019年3月開始至2020年12月結束。原則上2019年11月底前完成專家“診斷”,2020年3月底前完成隱患整改。2020年4月至12月,各級組織開展安全“體檢”工作“回頭看”,重點進行安全“體檢”專項執法。
(二)“體檢”范圍。所有涉及高爐、沖天爐、電爐、熔煉爐、保溫爐等生產設備、存在金屬冶煉生產活動的鑄造(黑色、有色)企業。處于長期停產的企業不列入此次“體檢”范圍,但企業復產前必須經屬地應急管理部門組織專家“體檢”、企業徹底整改隱患后方可復產。
(三)職責分工。
省應急管理廳:1.制定全省鑄造企業安全“體檢”工作方案和“體檢”標準(附件2、3);2.對各市規模較大、生產工藝復雜,且具有代表性的鑄造企業(具體企業名單商定后另行通知)進行“體檢”;3.對本級“體檢”企業存在的重大隱患掛牌督辦、下達執法文書,并對隱患整改情況進行核查;4.對市、縣“體檢”發現的重大隱患整改治理情況進行抽查;5.對各市安全“體檢”工作開展情況進行督導。
市應急管理局:1.制定本地區安全“體檢”工作方案,明確市、縣兩級“體檢”任務;2.協調、配合省督查“體檢”組對本轄區企業的“體檢”工作;3.對本級負責“體檢”的企業逐一進行“體檢”;4.對本級“體檢”企業存在的重大隱患掛牌督辦、下達執法文書,并對隱患整改情況進行核查;5.對各縣(市、區)安全“體檢”工作進行督導。
縣(市、區)應急管理局:1.負責制定本級安全“體檢”工作方案;2.配合省、市兩級對本轄區企業的安全“體檢”工作;3.對本級負責“體檢”的企業逐一進行“體檢”;4.對本級“體檢”企業存在的重大隱患掛牌督辦、下達執法文書,并對隱患整改情況進行核查;5.對轄區內所有企業隱患整改情況進行監督、指導。
企業:1.制定自查自改工作方案,全面開展隱患大排查大整治,對發現的隱患及時、徹底整改;2.按照監管部門下達的執法文書要求,對存在的隱患和問題在規定時限內整改到位;對整改難度大的,務必做到整改措施、責任、資金、時限和預案“五落實”;3.隱患整改完成后,及時向監管部門報告。
四、“體檢”的主要內容
圍繞企業金屬冶煉生產活動進行全面排查,重點對金屬冶煉、熔融金屬吊運、澆鑄、煤氣系統等設備設施及企業設備檢維修、有限空間、動火動電等危險作業管理進行“體檢”。
(一)安全基礎管理。
1.企業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未達標。
2.金屬冶煉企業主要負責人和安全生產管理人員未依法經考核合格。
3.從事煤氣生產、儲存、輸送、使用、維護、檢修人員未依法持證上崗。
4.未嚴格執行動火、有限空間作業等危險作業審批制度,未制定檢維修工作方案,未落實交叉作業的現場安全管理職責。
5.未依法履行安全設施“三同時”手續。
(二)高溫熔融金屬。
1.會議室、活動室、休息室、更衣室等人員密集場所設置在熔煉爐、熔融金屬吊運和澆注影響范圍內。
2.吊運熔融金屬的起重機不符合冶金鑄造起重機技術條件,或驅動裝置中未設置兩套制動器。吊運澆鑄包的龍門鉤橫梁、耳軸銷和吊鉤等零件,未進行定期探傷檢查、檢測。
3.鑄造熔煉爐爐底、出鐵坑及澆鑄坑等作業坑存在潮濕、積水狀況,或存放易燃易爆物品。
4.鑄造熔煉爐冷卻水系統未配置溫度、壓力、進出水流量檢測報警裝置,未設置防止冷卻水進入爐內的安全設施。
5.熔融金屬鑄造、澆鑄流程未設置緊急排放和應急儲存設施。
6.高溫工作的熔融金屬冶煉爐窯、澆注機、加熱爐及水冷元件未設置應急冷卻水源等冷卻應急處置措施。
7.爐、窯、槽、罐類設備本體及附屬設施未定期檢查,出現嚴重焊縫開裂、腐蝕、破損、襯磚損壞、殼體發紅及明顯彎曲變形等未報修或報廢,仍繼續使用。
8.盛裝高溫熔融金屬的鐵水包(鋼水包、鋁水包等)耳軸未定期探傷檢測。
9.使用易燃易爆稀釋劑(如天拿水)清洗設備設施,未采取有效措施及時清除聚集在地溝、地坑等有限空間內的可燃氣體。
10.涂裝調漆間和噴漆室未規范設置可燃氣體報警裝置和防爆電氣設備設施。
(三)煤氣(天然氣)。
1.煤氣(天然氣)分配主管上支管引接處,未設置可靠的切斷裝置;車間內各類燃氣管線,在車間入口未設置總管切斷閥。
2.天然氣(煤氣)加熱爐燃燒器操作部位未設置可燃氣體泄漏報警裝置,或燃燒系統未設置防突然熄火或點火失敗的安全裝置。
3.已經竣工驗收的煤氣(天然氣)管道及設施,擅自開設手孔或人孔進行檢修或排污作業。開孔或檢修后的煤氣管道,未按原設計進行恢復,并對開孔或檢修部位進行查漏。
4.企業未制定煤氣(天然氣)管道的日、季和年度檢查制度,建立檢查臺賬,未按規定定期對管道壁厚、支架標高、接地裝置等進行檢查檢測,并將檢查情況記錄備查,制定預防性管理措施。
5.企業未制定煤氣(天然氣)設施分區管理責任制,明確劃分煤氣設施及管道的管理區域,責任單位未(定期)對所轄區域的煤氣設施、管道進行日常巡檢和管理,未認真做好巡檢記錄備查。
6.當燃燒裝置采用強制送風的燃燒嘴時,煤氣(天然氣)支管上未安裝快速切斷閥,管道上未設置低壓檢測報警裝置,且快速切斷閥未與煤氣(天然氣)壓力和鼓風壓力實現自動聯鎖控制。
7.煤氣管道未按設計要求和現場實際情況設置排水器,排水器未采用電保溫伴熱或蒸汽伴熱,并加裝保溫層;未定期巡點檢排水器運行狀態。
(四)未按照要求淘汰《金屬冶煉企業禁止使用的設備及工藝目錄(第一批)》中涉及的設備及工藝。
五、工作要求
(一)提高認識,認真籌劃部署。各級監管部門要充分認識當前鑄造企業安全生產形勢的嚴峻性和開展安全“體檢”的重要性,高度重視此次安全“體檢”工作,從人力、物力、財力上給予支持和保障。要認真確認轄區內符合“體檢”范圍要求的企業名單,根據企業數量、規模、安全生產現狀等實際,科學區分各級監管部門“體檢”任務,合理安排“體檢”工作進度,統籌組織好部署動員、“體檢”實施、核查驗收等工作。既要達到鑄造企業“全覆蓋”要求,又要做到省市縣三級“體檢”對象不交叉、不重復,確保安全“體檢”有序推進,謹防“體檢”工作打亂仗、圖形式、走過場。
請各市于2019年4月20日前將安全“體檢”工作方案和擬由省督查組“體檢”企業名單報送省冶金工貿安全監管處。
(二)嚴密組織,務求“體檢”實效。各級監管部門要結合本轄區企業的主要設備設施、生產工藝等實際,抽調專業對口、業務精湛、嚴謹務實的專家3-5名組成專家組,對本級職責范圍的企業對標逐一“體檢”,逐企形成“體檢”報告(附件4)。“體檢”報告要詳細描述專家“體檢”發現的隱患和問題,并按照“一企一案”的要求,提出整改意見和建議。各級監管部門要認真審閱“體檢”報告,依據“體檢”報告及時下達執法文書,對發現的一般隱患,要責令企業限期整改;對企業存在的重大隱患,要嚴格落實掛牌督辦,督促企業制定整改計劃,做到隱患整改責任、措施、資金、時限、預案的“五落實”。企業整改完成后,要及時組織專家對企業隱患整改情況進行現場核查,確保安全“體檢”工作取得實實在在的效果。
請各市從4月份開始,每月20日前將本單位安全“體檢”工作進展情況按要求(附件1)上報省冶金工貿安全監管處。
(三)跟蹤督導,徹底整改隱患。各級監管部門要自覺踐行“改革創新、奮發有為”大討論活動要求,強化服務企業、服務基層意識,把從嚴從實要求和態度貫穿安全“體檢”工作始終,積極幫助指導企業嚴格按照“體檢”報告中提出的隱患問題、整改措施和執法文書規定的整改要求,逐項對標整改,對企業整改全過程跟蹤督導,督促企業在規定時限內整改到位,力求做到發現問題準、解決問題實。“體檢”發現的重大隱患必須在2019年底前全部整改到位。2020年,省市縣要及時組織鑄造企業安全“體檢”工作“回頭看”,對“體檢”發現的未依法設置安全管理機構、危險作業審批不嚴格等違法行為整改不落實的,要依法處罰;對重大隱患未按期整改到位的,要依法采取停產、停止使用等強制措施,并依法處罰;對整改后仍不具備安全生產條件的企業和非法企業,要依法提請政府關閉、取締;對“體檢”工作進展遲緩、工作不力的市、縣(區)要通報批評、嚴肅問責。
(四)認真總結,及時上報信息。各級監管部門要指定專人負責安全“體檢”工作的信息收集、匯總,及時上報各類信息。各級要認真總結“體檢”工作中的典型經驗做法,全面查找工作中存在的突出問題,深入剖析問題癥結,系統梳理全省鑄造企業安全生產工作中易反復出現的隱患和問題,研究提出提高企業自主管理能力、加強安全監管工作的辦法措施。
請各市分別于2019年12月20日、2020年12月20日前將年度安全“體檢”工作總結報送省冶金工貿安全監管處。
聯 系 人:秦勝利
聯系電話:0351—6819753
電子郵箱:sxajsc@163.com
[交通運輸] 《道路貨物運輸及站場管理規定》2023年第12號修訂
2025-05-25
[交通運輸] 《道路危險貨物運輸管理規定》2023年第13號
2025-05-25
[交通運輸] 《汽車客運站安全生產規范》交運規〔2024〕7號
2025-05-25
[交通運輸] 《道路運輸企業和城市客運企業安全生產重大事故隱患判定標準(試行)》2023年
2025-05-25
[交通運輸] 《機動車駕駛員培訓管理規定》2022年第32號
2025-05-25
[交通運輸] 《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實施條例》2017年修訂
2025-05-25
2025-05-25
[交通運輸] 《道路運輸企業主要負責人和安全生產 管理人員安全考核管理辦法》交運規〔2024〕8號
2025-05-20
[交通運輸] 《道路客運接駁運輸管理辦法》交運規〔2023〕2號
2025-0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