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85.3萬人次受災,因災死亡失蹤171人,直接經濟損失1289億元。此外,全國共發生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質災害5659起,以中小型為主,主要集中在中南、華南、西南等地。
三、長江流域發生歷史罕見夏秋冬連旱,影響范圍廣、造成損失重
2022年,受副熱帶高壓偏強偏大和拉尼娜現象等影響,我國平均氣溫偏高,全年相繼發生年初珠江流域冬春連旱、4-6月黃淮海和西北地區春夏旱、長江流域罕見夏秋冬連旱。其中,長江流域干旱是有完整實測資料以來最嚴重的氣象水文干旱,中旱以上日數為77天,較常年同期偏多54天,為1961年以來歷史同期最多。旱情峰值時,全國共有5245.2萬人次受災,因旱需生活救助758.5萬人次,農作物受災面積6090.2千公頃,直接經濟損失512.8億元。
四、森林草原火災時空分布較為集中
2022年,全國共發生森林火災709起,受害森林面積約4689.5公頃,因災死亡17人。時間分布上,3-4月和9-10月為森林火災高發期,共發生521起,占全年的74%。空間分布上,受高溫干旱等因素影響,湖南、廣西、江西、湖北、廣東和重慶6個省份發生森林火災503起,占全國的71%。全國共發生草原火災21起,其中,內蒙古和青海16起,占全國的76%。
五、強對流天氣過程偏少、風雹災害偏輕,雷擊事件相對較突出
2022年,我國共出現37次區域性強對流天氣過程,數量較近年均值偏少。從時間上看,主要集中在夏季,強對流天氣引發風雹災害造成的死亡失蹤人數和直接經濟損失分別占風雹災害全年損失的73%和69%。從區域上看,主要分布在華北、西北和西南等地。青海、四川等地雷擊事件造成的傷亡人數較多。總體上,2022年風雹災害較常年偏輕,共造成930.6萬人次受災,因災死亡88人,直接經濟損失166.7億元。
六、西部地區中強地震較為活躍,地震災害損失偏重
2022年,我國大陸地區共發生5級以上地震27次,較歷年平均有所增多,主要集中在青海、四川、新疆等西部地區。全年震級最高的地震是1月8日青海門源6.9級地震,損失最重的是9月5日四川瀘定6.8級地震。2022年地震災害損失較常年偏重,共造成94萬人次受災,因災死亡失蹤122人,直接經濟損失224.5億元。
七、臺風登陸個數少,登陸地點相對集中
2022年,西北太平洋和南海共有25個臺風生成,與常年基本持平,其中4個登陸我國,較常年偏少。7月2日,第3號臺風“暹芭”在廣東電白沿海登陸,為首個登陸臺風。全年4個登陸臺風中有
[交通運輸] 《道路貨物運輸及站場管理規定》2023年第12號修訂
2025-05-25
[交通運輸] 《道路危險貨物運輸管理規定》2023年第13號
2025-05-25
[交通運輸] 《汽車客運站安全生產規范》交運規〔2024〕7號
2025-05-25
[交通運輸] 《道路運輸企業和城市客運企業安全生產重大事故隱患判定標準(試行)》2023年
2025-05-25
[交通運輸] 《機動車駕駛員培訓管理規定》2022年第32號
2025-05-25
[交通運輸] 《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實施條例》2017年修訂
2025-05-25
2025-05-25
[交通運輸] 《道路運輸企業主要負責人和安全生產 管理人員安全考核管理辦法》交運規〔2024〕8號
2025-05-20
[交通運輸] 《道路客運接駁運輸管理辦法》交運規〔2023〕2號
2025-0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