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市、省直管縣應急管理局:
現將《安徽省金屬冶煉企業安全生產應急救援隊伍管理辦法》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
安 徽 省 應 急 管 理 廳
2022年8月2日
安徽省金屬冶煉企業
安全生產應急救援隊伍管理辦法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加強全省金屬冶煉企業應急救援隊伍(以下簡稱應急救援隊伍)管理,提高防范和應對金屬冶煉企業生產安全事故的應急救援能力,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條例》《冶金企業和有色金屬企業安全生產規定》《安徽省安全生產條例》和《安徽省人民政府關于加強全省應急隊伍建設的意見》等規定,結合實際,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本辦法所指的金屬冶煉企業包括冶金企業、有色金屬企業、有金屬冶煉活動的機械鑄造企業。
第三條 金屬冶煉企業是應急救援隊伍的管理主體,負責人員配置、裝備配備、日常訓練、現場救援、后勤保障及評估考評等工作。
第二章 組成及一般規定
第四條 金屬冶煉企業應當建立應急救援隊伍。小型企業或者微型企業等規模較小的生產經營單位可以不建立應急救援隊伍,但應當指定兼職的應急救援人員,并可以與鄰近的應急救援隊伍簽訂應急救援協議。
工業園區、開發區等產業聚集區域內的金屬冶煉企業,可以聯合建立應急救援隊伍。
第五條 金屬冶煉企業應當加強應急救援隊伍專業化建設,以有效處置本企業可能發生的金屬冶煉等事故。
第六條 應急救援隊伍應建立健全組織機構和工作制度,包括日常管理、應急值守、調度指揮、預防性檢查、裝備管理、戰勤訓練和后勤保障等。
金屬冶煉企業應按照生產規模、工藝特點、危險源及可能產生事故后果等情況,確定應急救援隊伍規模。應急救援人員宜在12人以上,有金屬冶煉活動的機械鑄造企業救援人員宜在6人以上。
應急救援隊伍一般設隊長1名、技術負責人1名,副隊長根據需要設置。隊伍負責人應具有相關專業大專以上學歷或中級職稱,從事金屬冶煉工作應不少于5年,熟悉金屬冶煉風險特點,具備事故應急救援組織和專業技術能力。救援人員年齡在55歲以下,40歲以下人員至少要保持在2/3以上。
第七條 應急救援人員應當具備必要的專業知識、技能、身體素質和心理素質。
應急救援人員必須經過金屬冶煉事故救援理論及技術、技能培訓,并經培訓合格后,才能從事相應的救援工作。
第八條 金屬冶煉企業應根據事故類型配備必要的應急救援器材、設備和物資,進行經常性維護、保養,保持良好的戰備狀態。
第九條 應急救援隊伍建設及運行保障經費依法依規在金屬冶煉企業安全生產費用中列支,金屬冶煉企業應切實保障應急救援隊伍建設經費。在金屬冶煉企業集中的地方,應急管理部門可協調予以適當經費補助。
第三章 救援職責與任務
第十條 應急救援隊伍的主要職責:
(一)學習宣傳安全生產法律法規和規章制度,根據單位安排協助做好生產安全風險和事故的防范化解工作;
(二)做好常態化備救備援保障,積極做好生產安全事故的救援工作。
(三)參與本企業安全檢查和生產安全事故應急預案編制;
(四)開展應急演練,做好人員、裝備和通訊等應急準備;
(五)組織、參加本企業事故應急救援宣傳和培訓;
(六)有計劃開展應急救援訓練,做好隊員的考評和能力認定工作,增強實戰化能力;
(七)與生產規模較小的企業簽訂救援協議后,協助簽約企業開展預防性檢查、制定應急救援措施;
(八)參加政府部門組織開展的應急演練和社會救援;
(九)落實政府部門及本單位交付的其它救援等臨時性工作任務。
第十一條 應急救援隊伍應當建立安全技術和裝備物資管理檔案(臺賬),掌握本企業和簽約企業的應急預案、主要危險裝置及重點崗位的安全狀況,針對可能發生的生產安全事故,制定搶險處置方案,明確處置人員和裝備。
第十二條 應急救援隊伍應加強計劃管理,建立健全工作制度。計劃內容包括:培訓、訓練和演練、預防性安全檢查、裝備管理和檢修等,做到年度有計劃和總結,季度有安排,月度有工作學習日程。工作制度包括:救援工作制度,值班制度、預防性檢查制度、訓練培訓制度、演練制度和裝備器材檢修保養制度、會議制度等。
第四章 培訓、演練與救援
第十三條 應急救援隊伍培訓的主要內容包括:
(一)有關應急救援的法律、法規和規章;
(二)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
(三)個體防護器材的使用和安全防護措施;
(四)應急裝備、器材操作規程和實操能力;
(五)事故起因的鑒別和金屬冶煉事故處置基本技術要求;
(六)事故處置過程中的自救、互救能力;
(七)應急通信聯絡方法;
(八)典型金屬冶煉事故和應急救援案例。
第十四條 應急救援隊伍應對熔融金屬泄漏、煤氣泄漏以及其它原因導致的火災、爆炸、中毒、窒息、坍塌、觸電、機械傷害、物體打擊、高處墜落等其它事故,結合有限空間、特種設備進行有針對性的應急救援演練。
應急救援隊伍應當制定應急演練計劃,根據本單位和簽約服務單位的金屬冶煉等事故風險,參考相關應急預案,每個月至少組織一次現場處置方案演練。
第十五條 應急救援隊伍應實行應急值班制度,設立24小時值班電話,帶班負責人和值班救援隊員全天候值班備勤,接到出警救援任務時,應迅速出動,并立即向所在地省轄市、省直管縣應急管理部門報告。
第十六條 應急救援隊伍應服從應急管理部門的監管、指揮調動,及時趕赴事故現場開展救援,有效完成各項救援工作任務。
第五章 監督與管理
第十七條 各級應急管理部門要加強對轄區內應急救援隊伍建設的監督管理,督促指導應急救援隊伍開展專業技能培訓和應急演練,配備必要的應急救援物資、裝備和基礎設施,建立健全隊伍動態管理臺賬,并依法向社會公布。
第十八條 金屬冶煉企業應及時將應急救援隊伍建立及變更情況報送所在地縣級以上應急管理部門,登錄省應急管理廳信息化平臺填報隊伍及其應急裝備信息。報送的隊伍情況包括:所在單位和應急隊伍的名稱、通訊地址和聯系方式、組織機構與隊員狀況、主要救援裝備、可實施的救援事項范圍等。
第十九條 應急救援隊伍每季度第一個月上旬在廳信息化平臺填報上季度應急演練與救援信息,接受屬地應急管理部門的日常監督管理。
為救援工作做出突出貢獻的,按有關規定申報獎勵。
?? 第二十條 本辦法由省應急管理廳負責解釋,自發布之日起施行。
[交通運輸] 《道路貨物運輸及站場管理規定》2023年第12號修訂
2025-05-25
[交通運輸] 《道路危險貨物運輸管理規定》2023年第13號
2025-05-25
[交通運輸] 《汽車客運站安全生產規范》交運規〔2024〕7號
2025-05-25
[交通運輸] 《道路運輸企業和城市客運企業安全生產重大事故隱患判定標準(試行)》2023年
2025-05-25
[交通運輸] 《機動車駕駛員培訓管理規定》2022年第32號
2025-05-25
[交通運輸] 《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實施條例》2017年修訂
2025-05-25
2025-05-25
[交通運輸] 《道路運輸企業主要負責人和安全生產 管理人員安全考核管理辦法》交運規〔2024〕8號
2025-05-20
[交通運輸] 《道路客運接駁運輸管理辦法》交運規〔2023〕2號
2025-0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