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目的
為了加強有限空間作業安全管理,防止發生中毒、窒息、著火和爆炸等事故,確保進入有限空間人員的人身安全和健康,特制定本制度。
二、范圍
本制度適用于廠內及外來施工單位和人員進行有限空間作業。
三、職責
1、安環科是有限空間作業的安全監督管理部門,負責對有關檢測設備及應急設備的配備、管理和使用情況進行監督檢查,負責組織各部門制定有限空間作業安全技術操作規程,負責組織開展有關培訓教育、制定有關應急預案,負責開展檢測,負責一級危險有限空間作業的審批,負責對廠內有限空間及有限空間作業安全管理情況進行監督檢查與考核。
2、安環科對廠內有限空間作業進行危害辨識,并制定出相應的控制管理及應急措施,建立臺賬,并在有限空間作業場所安裝警示標志。
3、各部門負責本部門進入有限空間作業安全控制措施的制定及實施管理。
四、內容
1、進入有限空間作業,必須辦理《有限空間安全作業證》,辦理程序為:
(1)進入有限空間作業的單位提出申請,由安環科安全管理人員負責辦理《有限空間安全作業證》;
(2)落實進入有限空間的安全防護措施,確認安全措施和有限空間內氧氣、可燃氣體、有毒有害氣體濃度的檢驗結果;
(3)指派監護人員,監護人員與作業部門共同檢查監護措施、防護設施及應急報警、通訊、營救等設施,確認合格后簽字認可;
(4)安全管理負責人在對上述內容全面復查無誤后,安環科主任或主要負責人審批后,方可進入作業。
2、進入有限空間作業的綜合安全技術措施
(1)作業前,應指定專人對監護人和作業人員進行安全教育,包括作業空間的結構和相關介質等方面的知識,作業中可能遇到的意外和處理、救護方法等;
(2)切實做好作業空間的工藝處理,所有與作業點相連的管道、閥門必須加盲板斷開,并對設備進行吹掃、置換;
(3)進入帶有攪拌器等轉動部件的有限空間內作業,電源的有效切斷可采取取下電源保險絲或將電源開關拉下后上鎖等措施,并加警示牌,設專人監護;
(4)進入有限空間前30分鐘應取樣,嚴格控制可燃氣體、有毒氣體濃度及含氧量在安全指標范圍內,分析合格后才允許進入設備內作業。含氧量應在19%-21%范圍內,有毒有害氣體濃度應低于《工作場所有害因素職業接觸限制第1部分:化學有害因素》的規定值,如在設備內作業時間長,至少每隔
[交通運輸] 《道路貨物運輸及站場管理規定》2023年第12號修訂
2025-05-25
[交通運輸] 《道路危險貨物運輸管理規定》2023年第13號
2025-05-25
[交通運輸] 《汽車客運站安全生產規范》交運規〔2024〕7號
2025-05-25
[交通運輸] 《道路運輸企業和城市客運企業安全生產重大事故隱患判定標準(試行)》2023年
2025-05-25
[交通運輸] 《機動車駕駛員培訓管理規定》2022年第32號
2025-05-25
[交通運輸] 《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實施條例》2017年修訂
2025-05-25
2025-05-25
[交通運輸] 《道路運輸企業主要負責人和安全生產 管理人員安全考核管理辦法》交運規〔2024〕8號
2025-05-20
[交通運輸] 《道路客運接駁運輸管理辦法》交運規〔2023〕2號
2025-0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