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構建人才集聚高地。
加強專業人才培養。建立應急管理專業人才目錄清單,拓展急需緊缺人才培育供給渠道,完善人才評價體系。實施應急管理科技領軍人才和技術帶頭人培養工程。加強應急管理智庫建設,探索建立應急管理專家咨詢委員會和重特大突發事件首席專家制度。將應急管理納入各類職業培訓內容,強化現場實操實訓。加強注冊安全工程師、注冊消防工程師等職業資格管理,探索工程教育專業認證與國家職業資格證書銜接機制。依托應急管理系統所屬院校,按程序和標準籌建應急管理類大學,建強中國消防救援學院。鼓勵各地依托現有資源建設一批應急管理專業院校和應急管理職業學院。加強應急管理學科專業體系建設,鼓勵高校開設應急管理相關專業。加強綜合型、復合型、創新型、應用型、技能型應急管理人才培養。實施高危行業領域從業人員安全技能提升行動,嚴格執行安全技能培訓合格后上崗、特種作業人員持證上崗制度,積極培養企業安全生產復合型人才和崗位能手。提升應急救援人員的多言多語能力,依托高校、科研院所、醫療機構、志愿服務組織等力量建設專業化應急語言服務隊伍。
加強干部隊伍建設。堅持黨管干部原則,堅持好干部標準,貫徹落實新時代黨的組織路線,建立健全具有應急管理職業特點的“選、育、管、用”干部管理制度,樹立講擔當重擔當、重實干重實績的用人導向,選優配強各級應急管理領導班子。將應急管理納入地方黨政領導干部必修內容,開發面向各級領導干部的應急管理能力培訓課程。完善應急管理干部素質培養體系,建立定期培訓和繼續教育制度,提升應急管理系統干部政治素養和業務能力。加大專業人才招錄和培養力度,提高應急管理干部隊伍專業人才比例。推進應急管理系統、國家綜合性消防救援隊伍干部交流,加強優秀年輕干部發現培養和選拔使用。建立健全符合應急管理職業特點的待遇保障機制,完善職業榮譽激勵、表彰獎勵和療休養制度。
(三)壯大安全應急產業。
優化產業結構。以市場為導向、企業為主體,深化應急管理科教產教雙融合,推動安全應急產業向中高端發展。采用推薦目錄、鼓勵清單等形式,引導社會資源投向先進、適用、可靠的安全應急產品和服務。加快發展安全應急服務業,發展智能預警、應急救援救護等社區惠民服務,鼓勵企業提供安全應急一體化綜合解決方案和服務產品。
推動產業集聚。鼓勵有條件的地區發展各具特色的安全應急產業集聚區,加強國家安全應急產業示范基地建設,形成區域性創新中心和成果轉化中心。充分發揮國家安全應急產業示范基地作用,提升重大突發事件處置的綜合保障能力,形成區域性安全應急產業鏈,引領國家安全應急技術裝備研發、安全應急產品生產制造和安全應急服務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