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企業發展。引導企業加大應急能力建設投入,支持安全應急領域有實力的企業做強做優,培育一批在國際、國內市場具有較強競爭力的安全應急產業大型企業集團,鼓勵特色明顯、創新能力強的中小微企業利用現有資金渠道加速發展。
專欄5 安全應急產品和服務發展重點 |
1.高精度監測預警產品:災害事故動態風險評估與監測預警產品、危險化學品偵檢產品等。 3.新型應急指揮通信和信息感知產品:應急管理與指揮調度平臺、應急通信產品、應急廣播系統、災害現場信息獲取產品等。 5.重大消防救援產品:軌道交通消防產品、機場消防產品、高層建筑消防產品、地下工程消防產品、化工滅火產品、森林草原防滅火產品、消防偵檢產品、消防員職業健康產品、消防員訓練產品、高性能綠色阻燃材料、環境友好滅火劑等。 7.智能無人應急救援裝備:長航時大載荷無人機、大型固定翼航空器、無人船艇、單兵助力機器人、危險氣體巡檢機器人、礦井救援機器人、井下搶險作業機器人、災后搜救水陸兩棲機器人等。 9.應急專業技術服務:自然災害防治技術服務、消防技術服務、安全生產技術服務、應急測繪技術服務、安保技術服務、應急醫學服務等。 |
(四)強化信息支撐保障。
廣泛吸引各方力量共同參與應急管理信息化建設,集約建設信息基礎設施和信息系統。推動跨部門、跨層級、跨區域的互聯互通、信息共享和業務協同。強化數字技術在災害事故應對中的運用,全面提升監測預警和應急處置能力。加強空、天、地、海一體化應急通信網絡建設,提高極端條件下應急通信保障能力。建設綠色節能型高密度數據中心,推進應急管理云計算平臺建設,完善多數據中心統一調度和重要業務應急保障功能。系統推進“智慧應急”建設,建立符合大數據發展規律的應急數據治理體系,完善監督管理、監測預警、指揮救援、災情管理、統計分析、信息發布、災后評估和社會動員等功能。升級氣象核心業務支撐高性能計算機資源池,搭建氣象數據平臺和大數據智能應用處理系統。推進自主可控核心技術在關鍵軟硬件和技術裝備中的規模應用,對信息系統安全防護和數據實施分級分類管理,建設新一代智能運維體系和具備縱深防御能力的信息網絡安全體系。
九、推動共建共治共享,筑牢防災減災救災的人民防線
(一)提升基層治理能力。
以網格化管理為切入點,完善基層應急管理組織體系,加強人員力量配備,厘清基層應急管理權責事項,落實基層政府及相關部門責任。加強和規范基層綜合性應急救援隊伍、微型消防站建設,推動設立社區、村應急服務站,培養發展基層應急管理信息員和安全生產社會監督員,建立完善“第一響應人”制度。指導基層組織和單位修訂完善應急預案。引導鄉鎮(街道)、村(社區)防災減災基礎設施建設有序發展,增強城鄉社區綜合服務設施應急功能。統籌防災減災救災和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防止因災致貧返貧。推動國家安全發展示范城市、全國綜合減災示范縣(市、區、旗)和全國綜合減災示范社區創建工作,新增全國綜合減災示范社區3000個以上,充分發揮示范引領作用。指導生產經營單位加強應急管理組織建設,推動監管和服務向小微企業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