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安全生產預防工程建設。
實施化工園區安全提質和危險化學品企業安全改造工程,以危險工藝本質安全提升與自動化改造、安全防護距離達標改造、危險源監測預警系統建設為重點,推進化工園區示范創建,建設化工園區風險評估與分級管控平臺。推進城鎮人口密集區危險化學品生產企業搬遷改造。開展煤礦瓦斯綜合治理和水害、火災、沖擊地壓等重大災害治理?;就瓿晌驳V庫“頭頂庫”安全治理及無生產經營主體尾礦庫、長期停用尾礦庫閉庫治理。實施“工業互聯網+安全生產”融合應用工程,建設行業分中心和數據支撐平臺,建立安全生產數據目錄。
(三)巨災應對能力提升工程。
7.國家綜合性消防救援隊伍建設。
依托國家綜合性消防救援隊伍,建設一批國家級特種災害救援隊、區域性機動救援隊、搜救犬專業救援隊,在重點化工園區、危險化學品儲存量大的港區所在地建設石油化工、煤化工等專業應急救援隊。實施綜合性消防救援裝備現代化工程,補齊常規救援裝備,升級單兵防護裝備,加強適用于極端條件和特種類型災害事故的單兵實時監測、遠程供水、舉高噴射、破拆排煙、清障挖掘等先進專業裝備配備。支持區域中心城市、中西部地區和東北三省消防救援戰勤裝備物資建設,支持“三區三州”消防救援站配備高原搶險救援車等專用車輛裝備。建設國家級綜合消防救援訓練基地,以及地震救援、水域救援、化工救援、森林草原防滅火、航空滅火救援、抗洪搶險等國家級專業訓練基地和一批區域性駐訓備勤保障基地。
8.國家級專業應急救援隊伍建設。
依托應急管理部自然災害工程搶險機構,以及水利水電建設、建筑施工領域大型企業,在洪澇、地質災害發生頻率高的地區建設區域性應急救援工程搶險隊伍。依托森工企業、地方政府森林消防骨干隊伍,加強黑龍江大興安嶺、內蒙古大興安嶺、吉林長白山、云南昆明、四川西昌等重點林區區域性機械化森林消防力量建設。大力提升四川、云南、西藏、新疆等地震易發高發區區域地質地震災害救援能力。依托中央企業、地方國有骨干企業,加強礦山排水、重點地區危險化學品、重大油氣儲備基地及儲備庫、長江中上游水上、重點鐵路隧道、海上油氣開采應急救援隊伍建設。補充更新國家級安全生產應急救援隊伍關鍵救援裝備。加強災害事故應急救援現場技術支撐保障力量建設。完善中國救援隊和中國國際救援隊基礎訓練、航空救援、水上搜尋、應急醫學救援等訓練設施,配備專業救援車輛及裝備。
9.地方綜合性應急救援隊伍建設。
結合區域性應急救援力量建設,依托現有安全生產、防災減災應急救援隊伍和政府專職消防隊伍,重點調整優化省級和地市級綜合性應急救援力量,完善應急救援裝備儲運設施和體能、專業技戰術、裝備實操、特殊災害環境適應性等訓練設施,補充配備通用應急救援、應急通信、應急勘測、個體防護等裝備,拓展地震搜救、抗洪搶險、火災撲救等救援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