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是加強重點領域工程治理。加強安全防護工程建設是有效遏制事故發生的重要基礎。當前,一些重點行業領域風險較高、隱患較多、事故易發多發,必須加強系統化治理,加快基礎工程建設,提高安全保障能力。對此,《意見》對礦山、危險化學品、道路交通等行業領域安全防范工程作出部署安排。同時針對裝備落后、技術標準低的問題,《意見》提出完善長途客運車輛、旅游客車、危險物品運輸車輛和船舶生產制造標準,提高安全性能,從源頭上消除事故隱患。
六是建立完善職業病防治體系。目前,一些行業領域職業病危害較為嚴重,呈高發多發態勢,加之潛伏期較長,嚴重威脅勞動者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為此,《意見》要求各級人民政府將職業病防治納入民生工程及安全生產工作考核體系,加快職業病危害嚴重企業技術改造、轉型升級和淘汰退出;健全職業健康監管支撐保障體系,加強職業健康技術服務機構、職業病診斷鑒定機構和職業健康體檢機構建設,強化職業病危害基礎研究、預防控制、診斷鑒定、綜合治療能力。同時,要求加強職業健康監管執法,督促企業落實職業病防治主體責任。針對職業病患者保障待遇落實不到位,救助水平低的問題,《意見》提出,健全完善相關規定,擴大職業病患者救治范圍,將職業病失能人員納入社會保障范圍,對符合條件的職業病患者落實醫療和生活救助措施。
(五)加強安全基礎保障能力建設
針對安全保障能力的主要因素是安全投入不足,安全生產信息化水平低,先進技術裝備研發推廣應用滯后,社會化服務體系不健全,相關市場機制作用發揮不夠等問題,《意見》從完善安全投入長效機制、建立安全科技支撐體系、健全社會化服務體系、發揮市場機制推動作用、健全安全宣傳教育體系等5個方面,夯實安全基礎,推進社會共治。
一是完善安全投入長效機制。《意見》從政府、企業、社會三個層面提出要求,切實做到“投入增、優惠實、監管嚴、引導好”。要求各級政府加強安全生產預防及應急相關資金使用管理,加大安全生產與職業健康投入。加強安全生產經濟政策研究,完善安全生產專用設備企業所得稅優惠目錄。針對一些企業未按規定足額提取安全生產費用或挪作他用,影響正常的安全生產投入問題,《意見》提出落實安全生產費用提取和使用制度,建立企業增加安全投入的激勵約束機制。同時要求健全投融資服務體系,引導企業集聚發展安全產業。
二是建立安全科技支撐體系。《意見》從科技強安的戰略高度,提出統籌支持安全生產和職業健康領域科研項目,推動研發基地和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建設,開展事故預防理論研究和關鍵技術裝備研發,加快成果轉化和推廣應用。針對高危企業技術裝備落后,信息化、智能化水平不高等問題,《意見》提出推動工業機器人、智能裝備在危險工序和環節的應用,構建安全生產與職業健康信息化全國
[交通運輸] 《道路貨物運輸及站場管理規定》2023年第12號修訂
2025-05-25
[交通運輸] 《道路危險貨物運輸管理規定》2023年第13號
2025-05-25
[交通運輸] 《汽車客運站安全生產規范》交運規〔2024〕7號
2025-05-25
[交通運輸] 《道路運輸企業和城市客運企業安全生產重大事故隱患判定標準(試行)》2023年
2025-05-25
[交通運輸] 《機動車駕駛員培訓管理規定》2022年第32號
2025-05-25
[交通運輸] 《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實施條例》2017年修訂
2025-05-25
2025-05-25
[交通運輸] 《道路運輸企業主要負責人和安全生產 管理人員安全考核管理辦法》交運規〔2024〕8號
2025-05-20
[交通運輸] 《道路客運接駁運輸管理辦法》交運規〔2023〕2號
2025-0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