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急物資保障是國家應急管理體系建設的重要內容。我國應急物資儲備仍相對不足、總體規模不夠、種類單一,應急物資儲備布局亟待優化,應急物資市場和社會保障作用發揮不夠,產能保障和調運能力不足,這些短板仍需進一步完善。
物資儲備體系建設。在中央層面,改擴建現有12座中央生活類救災物資儲備庫和提升35座通用儲備倉庫,建設華北、東北、華東、華中、華南、西南、西北綜合性國家儲備基地,保持30大類440余個品種的中央應急物資儲備規模。在地方層面,結合實際需求和建設條件,改擴建現有應急物資儲備庫,解決應急物資保障緊迫需求,重點完善中西部經濟欠發達災害高風險地區應急物資儲備體系。
物資產能提升工程。依托國家應急物資管理平臺,搭建應急物資重點生產企業數據庫。開展區域布局產能調查,鼓勵各地區依托安全應急產業示范基地等,優化配置應急物資生產能力,重點加強西部地區、邊疆省區應急物資生產能力建設。
物資調配現代化工程。依托應急管理部門中央級、省級骨干庫建立應急物資調運平臺和區域配送中心。充分利用社會化物流配送企業等資源,加強應急救援隊伍運輸力量建設,配備運輸車輛裝備,優化倉儲運輸銜接。健全應急物流調度機制,提高應急物資裝卸、流轉效率。探索推進應急物資集裝單元化儲運能力建設,完善應急物資配送配套設施,暢通村(社區)配送“最后一公里”。
目前,全國主要應急救援隊伍、裝備物資、應急避難場所等搶險救援資源信息尚未全面統計,難以統籌管理和調配,應急資源智能化信息化科學管理不夠,對高效防災減災和應急處置救援支持力度不足,亟需加強全國應急資源綜合管理信息化建設,提升應急資源利用效能。
應急救援隊伍管理信息化建設。統計梳理現有自然災害綜合應急救援隊伍、行業專業化災害應急救援隊伍、社會應急力量,開展應急隊伍分級分類、力量評估、登記建檔。建立各級各類工程應急救援隊伍及專家名錄數據庫,建設自然災害應急救援隊伍信息系統,開展應急救援隊伍裝備物資配置、路線時間規劃等關鍵功能研發及應用。
應急裝備物資管理信息化建設。依托國家應急資源管理平臺,搭建應急裝備物資數據庫和信息管理系統,圍繞應急裝備研制、配置、推廣和應急物資生產、采購、儲備、調撥、運輸、發放、回收等各環節,開展全生命周期信息化管理,構建應急裝備物資供需匹配、適用分析、智能調配和物流優化等關鍵模型算法,實現業務化推廣應用。
應急避難場所管理信息化建設。制定全國應急避難場所建設管理指導意見和相關標準規范,充分利用城鄉公共服務設施和場地空間資源,推動各地科學合理規劃、高標準建設應急避難場所
[交通運輸] 《道路貨物運輸及站場管理規定》2023年第12號修訂
2025-05-25
[交通運輸] 《道路危險貨物運輸管理規定》2023年第13號
2025-05-25
[交通運輸] 《汽車客運站安全生產規范》交運規〔2024〕7號
2025-05-25
[交通運輸] 《道路運輸企業和城市客運企業安全生產重大事故隱患判定標準(試行)》2023年
2025-05-25
[交通運輸] 《機動車駕駛員培訓管理規定》2022年第32號
2025-05-25
[交通運輸] 《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實施條例》2017年修訂
2025-05-25
2025-05-25
[交通運輸] 《道路運輸企業主要負責人和安全生產 管理人員安全考核管理辦法》交運規〔2024〕8號
2025-05-20
[交通運輸] 《道路客運接駁運輸管理辦法》交運規〔2023〕2號
2025-0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