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組織開展區域防災減災救災技術研究和國際學術交流。
目前,我國自然災害保險在災害風險評估和災害防治中作用發揮有限,亟需開展系統的服務能力建設和引導,促進全社會不斷提高災害風險管理水平。
利用保險行業資源優勢,依托保險機構、保險研究機構、行業社會組織等,掛牌建立防災減災保險研究基地和大數據創新應用實驗室,搭建多方參與的跨學科跨領域研究平臺,開發適用于應對地震、地質、氣象、水旱、海洋、森林草原火災等自然災害的保險產品。依托應急管理部門的災害風險數據和保險業承災體信息,建立完善國家災害風險數據庫,組織研發災害風險評估模型與仿真模擬,定期發布國家自然災害風險分析評估報告,引導防災減災領域保險業加快發展。堅持市場化原則,探索融合基層社會治理網格員與保險從業人員、基層防災減災網絡與保險機構服務網點,推動保險服務觸點向災害群測群防、預警信息傳遞、宣傳教育培訓等領域延伸,發揮保險資源的災害風險管理服務作用。
各地區、各有關部門要把實施本規劃作為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風險的重要任務,結合實際編制本地區和本行業的防災減災規劃或實施方案,細化任務分工和階段目標,明確責任主體,加強與年度計劃的銜接。要優化整合資源,完善跨地區、跨部門規劃實施協同配合機制,統籌規劃任務和重大工程項目實施,確保各項目標如期實現。要加強規劃實施的宣傳引導,營造有利于規劃實施的良好氛圍。
完善政府投入、分級分類負責的防災減災救災經費保障機制和應急征用補償機制。所需基本建設、設備購置、信息化建設等資金,本著盡力而為、量力而行和按照中央與地方財政事權和支出責任劃分原則,在充分利用現有資源的基礎上合理安排。完善財政、金融等政策,鼓勵和動員社會化資金投入,切實推動規劃相關任務和工程項目落實落地。
建立規劃實施的管理、監測和評估制度,將規劃任務落實情況作為對地方和部門工作督查的重要內容。國家減災委員會辦公室組織開展規劃實施評估,分析實施進展情況并提出改進措施。各地區、各有關部門要加強對規劃實施的督促檢查,確保規劃實施取得實效。
[交通運輸] 《道路貨物運輸及站場管理規定》2023年第12號修訂
2025-05-25
[交通運輸] 《道路危險貨物運輸管理規定》2023年第13號
2025-05-25
[交通運輸] 《汽車客運站安全生產規范》交運規〔2024〕7號
2025-05-25
[交通運輸] 《道路運輸企業和城市客運企業安全生產重大事故隱患判定標準(試行)》2023年
2025-05-25
[交通運輸] 《機動車駕駛員培訓管理規定》2022年第32號
2025-05-25
[交通運輸] 《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實施條例》2017年修訂
2025-05-25
2025-05-25
[交通運輸] 《道路運輸企業主要負責人和安全生產 管理人員安全考核管理辦法》交運規〔2024〕8號
2025-05-20
[交通運輸] 《道路客運接駁運輸管理辦法》交運規〔2023〕2號
2025-05-20